文/新竹聯合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案例一:30多歲的美美(化名),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念書。多年前與家人不睦,長期一個人在外獨居,最近因遭逢喪母,身體常出現莫名顫抖而求診,她說:「只要我進到人多的場合,像下課時間,很多人到學校超商買東西,如果我也在那裡,就會覺得心跳愈來愈快,快要不能呼吸,雙手不由自主顫抖,我這樣正常嗎?」
◎案例二:26歲的菀菀(化名),在一家貿易公司上班,跟很多受到家暴的女性一樣,總不願意讓別人知道她被男朋友毆打的事。經過分分合合兩年多,她最近因不堪男友無理毆打,決定和對方分手,家暴案件也進了法庭。她問說:「心理師,當我看到他(前男友)走進法院時,我的身體就一直無法克制出現顫抖,腦袋總是一片空白,請問這樣正常嗎?」
主因都是過度緊張及焦慮
其實,身體是最誠實的,很多時候我們會用意志力告訴自己:「這沒有什麼,我很好的!」或強忍撐起身體,拚命告訴自己:「我不能倒下來!」身體長期就會發出警訊,出現各種不尋常症狀。在前述的例子中,患者出現發抖、心悸以及無法呼吸等症狀,都是常見的身體訊息,若檢查為非生理性疾病,那就是在提醒我們該去檢視生活和心理上的壓力。
常見焦慮症狀包括︰擔心或害怕不好的事情發生,例如菀菀看見前男友怕再次遭到施暴,因此出現顫抖、抽搐或感覺全身發抖等生理反應;另外像美美在遇到人多場合,就出現暈眩或頭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冒冷汗或手心冒汗、反胃或腹瀉等症狀。
除此之外,臨床上也常見許多個案在面臨大考前、上台報告前或面試前,也會出現上述症狀,主因都是內心過度緊張及焦慮而產生身體不適。出現嚴重焦慮症狀會影響到社交關係或工作績效,如擔心業務需要出差及與客戶交際而失去工作,或害怕出現不舒服症狀發作而不敢出門,甚至無法到公共場合用餐等,有此情況者,建議應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接受進一步的診斷,評估焦慮的嚴重情形,施予適當的藥物和心理治療。若能加上家人與朋友的支持,將有助於改善心情、提升生活品質,千萬不要自我放棄,讓問題持續惡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