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倪敏然自縊,留下家人、朋友及喜愛他表演的觀眾無限的唏噓與懷念。時間倒推兩年前,巨星張國榮在香港跳樓,結束自己絢爛而短暫的四十六歲人生。當時引起社會大眾及影迷百思不解的一件事,就是張國榮生前最後一部電影作品,正是扮演一位心理醫生,最後也是墜樓而亡,似乎正預告著自己的死亡記事。
讓人想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對演員來說,入戲與出戲,更是人生中經常的考驗。
每次發生名人自殺事件,其背後的原因,總是會引起社會及輿論的熱烈討論,但等到下一件更轟動的新聞事件佔據我們的注意力,大家又很快地淡忘了。原本有機會產生的深層省思浪潮,似乎就被這一波波激起的情緒漣漪,抵銷了彼此的能量。
專業的演員,為了揣摩一個從未演過的角色,必須想辦法讓自己融入所扮演角色的內心世界,也就是所謂的「入戲」。但這只是一部分的挑戰,更困難的挑戰恐怕在於如何「出戲」-將自己從抽離戲劇角色,回歸真真實實的自我。或者正是為何演員卸下舞台上的光彩與飛揚後,無法調適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以致私底下的人生黯淡而抑鬱。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對於曾經短暫扮演的某一個角色,產生特別強烈的認同感(不見得是愉快的),彷彿這個角色的劇本是為你量身訂作而寫,因此你想讓自己「擁有」這個角色,無時無刻扮演著它。這個角色可能是威嚴的公司主管或是熱戀中的男女…等。這樣過度入戲的結果,除了導致無法適時「出戲」,也讓你自己反被這個角色「擁有」,喪失了本身能扮演更多不同角色的天賦權利。
在實際的心理諮商案例中,就曾經遇到前來求助的個案,他所任職的外商公司決定淡出台灣市場,導致中年失業,又因不甘屈就比之前薪水低的職位,四處求職碰壁。長期處於焦慮與壓力狀態下,與家人的關係也陷入緊張,導致他的健康出現了問題。回顧青少年時期,親眼目睹父親因受傷失去工作能力,而自怨自艾地過完餘生,讓他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極度不諒解父親。
但是當他自己也和父親一樣遭逢中年失業,卻反而產生對父親當時心境的體會與諒解,而跟去世的父親關係更加親近。這樣的意外收穫,讓他下意識對「失業者」這個角色產生一股矛盾的依戀。經過幾次的會談,他逐漸釐清了自己的問題來源,其實不在於失業所帶來的影響,而是失業所代表的意義。
「人生如戲,所以要會入戲,更要懂得出戲」。這是一位教授生涯規畫課程三十多年的輔導界先進,曾說過的一句智慧話語。而「演戲」其實不只是演員們的專利,每個人在面對不同的場合、對象時,不管願意與否,多少都得扮演不同的角色,別人眼中的分別只在於你演的是否真誠。愛看戲的人大概會同意,戲劇之所以引人入勝,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裡頭的人物劇情,能滿足看的人的幻想,讓我們能從不愉快的現實生活中暫時抽離。
入戲是認真,出戲是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