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壓力 試試音樂紓壓療法

音樂的治療功能,是透過音樂的物理作用,直接對體內器官產生共振效果,因為聲音是一種振動,而人體本身也是由許多振動系統所構成,如:心臟的跳動、胃腸蠕動與腦波的波動等。故聽到音樂產生的振動與體內器官產生共振時,會使人體分泌一種生理活性物質,調節血液流動和神經,讓人富有活力、朝氣蓬勃。
當心靈受到創傷或某些情緒無法獲得適時地抒解時,聆聽適合的音樂和歌頌同類心境的歌曲,確實可減少藥物的幫助和成長的陰影。
雖然使用不同的音樂,能見效果不一,其實音樂都還是有種共通性:音樂節拍略等於人類心跳的速率;也就是說,節奏太快或太慢的音樂都不適於用來進行治療。因節奏太快會讓人緊張,太慢則會令人產生懸疑感。例如:進行閱讀時,柔和的音樂可使情緒安穩,比較能進入到書中的場景和意喻,充份享受閱讀的滿足和愉悅,但是旋律快速的舞曲或節奏強烈的進行曲,則會使閱讀的心情緊張,影響進入書中的專注力。
音樂是紓解身心緊張,使人放鬆,恢復幹勁的一項管道;此外,根據國外的臨床實驗證實,音樂還可以消除心中的煩惱,雖然僅憑音樂不能治癒特定的疾病,但是,合併音樂療法與醫學,確實有相輔相成的效果。音樂治療中,通常會有聽音樂、唱歌、發聲與打樂器等課程項目;這些課程中的節奏、音量大小和敲擊力都是音樂治療的一環,每個項目所代表的也是不相同之效果。
由此可知,藉由音樂消除日常生活中產生的身心疲憊,十分有效,且可進一步預防疾病的發生。例如適當的音樂治療是可以有效驅逐形成憂鬱情緒與思想的方式之一;而音樂中的旋律,更為一種情緒變化的特徵,能將憂鬱的情緒轉換成喜悅明快的情緒。音樂具有對心的直接作用魔力,有時候,音樂遠比任何優美溫柔窩心的言詞,更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不過,並非任何悅耳的音樂都可以達到提升心靈的療效!根據美德日音樂心理學家研究實證指出:聆聽的樂曲無法讓我們感到親切的話,是無法達到放鬆神經、解除壓力的效果。而腦內的α波主宰人體安定平靜的情緒,透過常聽的心靈治療音樂能有效加強α波,並凌駕其它不安的腦波,達到身心鬆弛、心境穩定平和的效果。

文/ 徐巧玲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