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來了︰當員工滯留於青春期(上)

諮詢/聯合心理諮商所  林萃芬諮商心理師 

父母過度保護,子女過度依賴,讓媽寶型員工覺得上班好難,企業主管覺得管人更難。遇上這群滯留於青春期的員工,建議主管們別馬上插手幫忙,反變成媽寶們「職場裡的爸媽」;按部就班帶領他們獨立自主,協助他們思考該怎麼做,媽寶也能是個寶!

又到了畢業的求職季,面對這群即將新加入的生力軍,職場的老鳥和菜鳥都深刻體會必須學習跟過去完全不同的溝通方式與思維邏輯。不過,另一個始料未及的新課題還有:現在的主管,要接招的對象不只是員工,還包括他們的父母。

上班,好難?

到職還沒3個月的新鮮人請辭說︰我爸覺得這份工作太辛苦了,還不如回家當大小姐,他又不是沒錢養我。被要求加班完成緊急工作的員工表示︰可是我媽媽希望我準時下班回家吃飯。已經任職1年的員工要求同事︰你可不可以坐在我旁邊「看我做完」工作,你不教、我不會。

父母過度保護,子女過度依賴,讓這群人總覺得上班好難,更在同事或主管眼中,被貼上「媽寶」的標籤,正好與職場需要獨立自主、能自我管理的特質背道而馳。

別以為上述這些案例只是少數,在我的員工心理諮商輔導認證課程中,就有各大企業的人資曾經拋出此項議題,他們多半表示,媽寶型員工的比例在近年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令他們十分苦惱。

尤其,大部分人資遇到的問題從「應徵」就開始,例如︰父母陪孩子來應徵、應徵過程中一直詢問孩子狀況如何、或者打電話過來詢問應徵該如何準備,連最後應徵結果有時候都是父母比孩子更操心。

恐龍 怪獸 直升機

不過,「媽寶型員工」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群人?台灣在近5年開始出現「媽寶」名詞,但美國大約在10~15年前,就有不少相關的研究,更有一大堆心理學的書都探討「如何培養有責任感的孩子?」「如何讓孩子有責任感?」,企業界也出現很多書籍在談「責任」,都是因為媽寶的出現。

後來針對媽寶現象,美國有專有名詞稱為「滯留於青春期的成年人」,至於媽寶的父母們,則被叫做「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意指父母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像極了直升機,總是盤旋在孩子上空,無時無刻守望他們,而這樣的舉動,同時也造成了孩童過度依賴;在日本,媽寶們的父母還被形容為「恐龍型父母」、「怪獸父母」。雖然各國的名稱不同,但社會普遍認為媽寶和他們的父母替公司和學校製造了高度困擾。

細究這些恐龍、怪獸、直升機父母養成媽寶的原因,其實就是「過度保護」。在相對富裕而舒適的環境下,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擔心孩子受苦、受難、遇挫折,他們給予孩子的觀念是「我不要你成大功、立大業,我只要你快快樂樂就好。」這當然不是壞事,但父母的過度保護其實是在剝奪孩子學習成長的空間和機會。

心理諮商有個學派叫「阿德勒」(Adlerian),很重視「有沒有協助孩子準備好」這件事情,譬如說你有沒有培養孩子獨立性、克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並非一蹴可及,必須一點一滴、靠經驗慢慢養成的。

我想提醒的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得更順遂,不應只是幫他們「把石頭搬開」,排除所有痛苦煩惱和挫折,而是應該鍛鍊他們面對不順利、克服困頓的能力,從長遠的生命旅程來看,當孩子能夠獨當一面、挫折容忍度高、抗壓力高,他們未來的日子才不會因為一點風吹雨打就倒下。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