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

諮詢: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我家有個1歲6個月大的孩子,他會去搶其他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我的孩子目前2歲,是獨生女,只要被她拿在手上的玩具,她絕對不讓給別人玩。」其實分享是可以透過學習得來的。

2歲大的孩子已懂得運用口語溝通、模仿、想像以及扮演去傳遞經驗。家長若能把握2~7歲這段黃金期,引導孩子建立分享觀,並逐步養成習慣,相信他會體悟到:「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至今我仍深深感動。」原來分享事一件多麼快樂的事!

何時教導孩子分享觀?
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表示,分享觀是可以從小建立的。教導孩子擁有知足、能捨的概念,同時讓他知道自己有能力可將感受到的、實際獲得的事物與他人分享,或是帶給人快樂的感覺。在孩子多大的時候可開始教導分享觀念?瑞士的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2~7歲的孩子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並且以具有簡單的推理能力,因此心理師認為,父母若能把握2~7的黃金期,逐步引導孩子養成分享的習慣,運用口語溝通、模仿、想像、扮演去傳遞經驗,孩子就會開始慢慢瞭解分享事一件快樂(與別人互動)的事,同時也可以學到更多有趣的事物,而不再是只有以「自我」為中心。

學習~從模仿開始
從出生開始,我們所表現出來的思考與言行幾乎都是透過與家人的互動學習而來。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即強調,人的行為大部分是透過「觀察學習」獲得的。古人說:「身教重於言教」。對孩子來說,父母(主要照顧者)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接觸最頻繁的人,舉凡父母說話的方式、吃飯的樣子、日常行為表現,無形中都被孩子學習起來,一言一行都影響著他們,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關鍵性角色。

心理師建議,可讓孩子從「模仿」開始,初步建立分享概念。比方說,每天花五分鐘的時間,和孩子交換心情,或分享當天的感受。另一種方式是,每天在固定的某個時間點,邀請孩子分享一件他今天想說的小故事(就算是沒有邏輯、天花亂墜地說伊些天馬行空的故事也沒關係)。然後在孩子說完之後,給予正面的鼓勵(例如:擁抱、親吻等)。

從遊戲中學習分享觀
l   與同儕分享:父母不要一直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做,而是要讓孩子從互動中去自主學習,讓孩子親自體驗,這也是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人際互動最自然的方法。之後父母可邀請孩子多分享與同儕玩樂時的經驗。
l   與父母分享:鼓勵孩子分享與同儕玩遊戲過程中獲得的快樂或難過的經驗,從中安撫、與孩子多對話,並鼓勵他多多嘗試不同挑戰。

當孩子堅持「這是我的」……對應策略:
1. 先瞭解孩子的想法,為何認為是他的。
2. 接著,視當下情形,給予不同處置。

問題&策略一
當孩子正在玩的東西被搶走時……
父母要先關懷孩子被搶走東西的心情,並先安撫孩子的情緒。接著告訴孩子,這些東西是大家都可以玩的,不是屬於個人的;同時跟孩子說,其他人要玩的話就讓給別人,之後可以試著引導孩子尋找更好玩的東西,並在他玩完之後,邀請孩子說說自己的快樂與感受。

問題&策略二
手足之間互搶玩具……
先瞭解當下的狀況,安撫孩子們的情緒。主動詢問搶走玩具的孩子,試著告訴他,假如玩具不是自己的,要先主動詢問人家願不願意借你玩,而不是用搶的方式獲得,這樣別人會傷心。接著請搶玩具的孩子說一次「你把東西借給我好不好」,兩邊達成協議後,再鼓勵被搶玩具的孩子找別的東西來玩,引導他忘卻不開心的感覺,並於過程中適時讚美、與孩子多互動對話。

注意:
為避免造成孩子物質上的偏差,以及忽略了分享的真正意義,給孩子的獎勵或鼓勵不要太多物質上的滿足(比方說一直給予孩子想要的玩具)。

倘若以上情況都沒有發生,但孩子會習慣性地說「這是我的」時,父母便要詢問孩子為什麼會想那樣說?是否很想擁有?或羨慕別人有?多試著瞭解孩子的想法。因為這很有可能反應出孩子心裡對其他人事物的期待有所失落的狀態(例如:反應在父母不常與他相處的失落、反應在同儕間相處有困阻的失落),而轉化成外在言行上的要求與佔有。

小霸王的管教方式
當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任何事都順從他的意願,事事代勞,捨不得孩子吃苦;即使孩子做錯事,也常將錯誤歸咎於他人。如此的教養方式會培養出一個「小霸王」,將來會很難適應社會中的群體生活,成為一個令人嫌惡的人。

父母該這麼做
父母應鼓勵孩子多嘗試,不要怕他受到傷害,因為孩子必須學習靠自己應對外界。若在人際互動中孩子體會到被拒絕的挫折感後,必須先安撫孩子的挫折情緒,再讚美孩子的努力嘗試,接著要讓孩子瞭解事事不能如己所願的道理。父母也可和孩子分享自己小時候相似的經驗,間接讓孩子知道,重點是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已有努力嘗試、真心付出。倘若孩子做錯事,要先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並告訴他哪個地方做錯,要為自己做錯的結果負責。務必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會為他解決問題,一切必須靠自己,同時鼓勵他做錯事要勇於認錯,而父母能做的只有在他身後鼓勵並陪伴。當孩子體悟到上述道理後,便能敞開心胸學習分享觀。

培養獨生子女的分享觀
現今社會中,女性的生育年齡越來越大,且越生越少,造成家庭中獨生子女的比率越來越高。而由於讀生子女沒有能夠參照模仿的同輩,若在加上父母只以大人的想法、觀念去對待孩子,不願意花時間瞭解孩子,不重視孩子眼中的世界。如此一來,孩子便覺得沒有人瞭解自己,自己是孤獨的,便開始封閉自我,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父母該這樣做
首先,父母要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心理師說,雖然這並不太容易,但是父母也要試著去做。建議父母就將心情放鬆,如同聽故是一樣聽孩子分享他的想法,靜靜的聽。聽完之後,給予孩子回應,並適時讚美。接著,對孩子的想法與觀點表達好奇感,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想法?激發他再繼續多分享一些。藉由這三個步驟循環,累積孩子和父母說話、分享想法的意願,並逐漸培養成習慣。

當孩子堅決不說,不聽從父母的話時該怎麼辦?
心理師說明,必須依場合、就事情去下定論,以及觀察孩子當下的情緒。孩子的情緒是首要注意的重點,就像父母自己心情不好時,也經常會無法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感覺一樣。因此,要先安撫孩子,等到他的情緒平穩後,再試著和他溝通。倘若父母發現孩子做錯事,卻又執意拒絕與他溝通,僅教孩子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壓抑自我,同時也大幅降低了分享的意願,並且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適時讚美是必要的
當孩子做到父母的某種要求時,或是做到值得被稱讚的事時,父母不要吝於給予讚美。不過要注意的是,讚美要適時,不要隨時。心理師建議,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他特別容易在哪些事情被完成後會被讚美,也許是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或人生觀的事,或其他較為重要的觀念,建議父母可先好好地規劃與設想,比方說當孩子幫助遇到困難的同儕,或是主動將垃圾撿起來,可誇讚他做得很好或給予獎勵;但若是孩子做到在成長中本來就應該要會的行為(例如:把飯吃完、自己穿衣等),便不用過度去誇獎。
  

讚美是需要評估當時情況,拿捏適當的,父母要好好想想在讚美的背後,想要傳給孩子什麼樣的觀念,或是教育孩子什麼。倘若父母對於孩子做的每件事都給予讚美,那麼會讓孩子覺得她無論做哪件事都「必須被讚美」,如此便扭曲了原本讚美的初衷。因此,應該讓孩子了解,哪些事情做到是「應該」的,本來就必須完成,而非做給別人看。

(資料出處: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