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V.S.好媳婦,如何雙贏?

無論結婚多久,媳婦難免忐忑不安地面對「婚姻的第三者」-老公的母親,尤其當婆媳有心結時,處在中間的丈夫永遠最為難。與婆婆相處,除了需要運用小智慧,若加上專家傳授的搏感情原則,必能讓你對內,hold住老公的心;對上,得婆婆的喜愛,在婚姻裡如魚得水!

婆媳相處的議題一直是華人文化熱門的話題,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指出,在諮商的案例中見到不少類似困擾。也許是新一代女性的生活環境開放、教育程度較高、也較多元;相較下,婆婆無論在過去的生活環境或教育都比較傳統或保守,因此,容易造成生活習慣或價值觀的差異。 

心理師也舉例,她身邊的一位女性已婚友人,由於她的婆婆個性較酷,難以對上幾句話,即使刻意找話題聊天:「媽,美鳳姊的節目很好看」,婆婆就「嗯」的一聲回應,之後卻沒有交談對話。然而,友人的大嫂卻很容易與她婆婆打成一片,因為大嫂在精品店上班,很懂得名牌精品的流行資訊,剛好符合婆婆的興趣,可是,這位友人與婆婆的興趣不同,造成她內心很大的拉扯。

而另一個案例是,女性友人的夫家是家族企業,結婚後她拋棄原來高薪的工作,到夫家公司上班,可是夫家給的薪水不僅不多,婆婆也時常盯著她的工作進度,令她覺得壓力很大,萌生辭職的念頭,然而,她知道若辭職,一定會造成婆媳之間的風暴……也因為這個狀況常造成她跟先生爭執,希望先生能多幫她解決婆媳問題,但先生卻往往不懂她的期待與渴望,終究使她無法做自己而感到痛苦不已。

從4個方向審視自己的定位
關於婆媳問題,幾千年來似乎不曾停過,也許婆婆是被以前的婆婆訓練出來,不知不覺,他們會延用過去的標準來要求媳婦,對此,心理師通常會提出幾個方向給所有的媳婦們做參考:

方向1→拉回現實
對於無論結婚多久的媳婦,常常都會想鬆一口氣、想擁有自己的空間、想要做自己,甚至學一些才藝,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體認到身旁多了一個沒有血緣的媽媽,而這個媽媽可能會對自己有很多要求。因此心理師認為:「拉回現實很重要!現實與想法都要彈性調整。」在現實中找到縫隙和空間做自己,變得很重要。

方向2→自我定位 


為什麼會有媳婦與自己的角色在拉扯?因為自我認同與自我定位還不清楚。也許結婚的那一刻,覺得自己是最美、最被祝福的新娘,即將嫁最愛的男人……。但實際上,心理也許還沒準備好要做一個太太、一個媳婦、甚至是一個媽媽,也使得自己在單身、已婚的身份中搖擺、摸著這時,若加上婆婆不斷給予自己在妻子及媳婦角色的責任與要求,就可能危及婆媳關係。 
體認自己是媳婦、是妻子
如同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還在探索、觀察與認同自己的身體時,爸媽在旁不斷叨唸不要翹家、不要抽菸等,很可能讓他們產生叛逆。而單身女性在前往已婚的這段時期,也會經歷叛逆、抗拒,這時,自我矯正與定位很重要,必須認真體認到自己是一個媳婦、是一個妻子。

方向3→規劃、安排自己的時間
其實,一個女人不可能24小時都在做媳婦,所以,不妨去思考24小時裡,有多少時間是屬於自己的,利用這短暫的時間去逛個街、看場電影或喝杯咖啡。心理師曾見到過一位已婚女性,她分享無論多忙都會抽出30分鐘,到一個令自己感到舒服的咖啡廳享受一個人的午茶時光。
經過時間的規劃與安排她意外發現,結婚後照顧孩子、丈夫忙碌之餘,竟忘了自己能夠撥出時間作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但其實她在婚前就會在工作忙碌的空檔,抽出一些時間喝杯咖啡休息一下。
抱怨,令人忘記夢想與權利
她也慢慢發現,自己能創造更多的30分鐘,於是,她利用照顧小孩、與婆婆互動的空檔,找出時間學畫畫、學英文。漸漸地,不再覺得婆婆掌控她的時間,反而是她自己可以掌控時間。
心理師指出關鍵:「不是不能,只是不想。很多人沉浸在抱怨環境時,漸漸忘記原來的夢想,也忘了自己有權利。」所以千萬不要因為結了婚就放棄或忽略了自己仍可以追尋自己想要完成的夢想與興趣的權利。

方向4→放鬆心情比安排時間更重要
即使知道要放鬆,但心裡還是不免會覺得焦慮或緊張,因此,心理師提醒:「即使都已經撥出時間休閒或學習,但是心態上並沒有放鬆,常常擔心婆婆打電話來,或是不知道婆婆會不會又再抱怨自己什麼?如此,根本沒有放鬆之下,反而更加倍了自己的痛苦。」

媳婦最介意婆婆哪些行為?
在婆媳之間的相處,媳婦較介意婆婆的哪些行為?心理師整理一下幾點:
1碎碎唸
特別是家事與購物等方面會較嚴重。
2緊迫盯人,干涉大小事
像是規定電鍋要用什麼牌子,煮的飯會比較好吃等;衣服要用手洗;農曆的初一、十五要拜拜等,令媳婦覺得失去選擇權。
3教養孩子的方式
有些婆婆比較節儉,認為小孩的衣服在菜市場買一買就好,不用穿太好;可是,現在的過敏寶寶多,很多媳婦會選擇質料好一點的衣服,以免孩子穿了過敏。可是,這一來一往的意見,很可能讓婆婆感到挫折,覺得自己的好意不被媳婦接受。
4家規很多
規定媳婦要下廚煮飯、做家事。有些婆婆還會嘮叨媳婦,要學做菜才能抓住先生的胃,甚至認為兒子心苦的工作回到家,看到一桌熱騰騰的飯菜,會很開心……。
5一定要生男孩
生男孩是中國人的傳統,也造成很多媳婦的壓力。其實很多年輕媳婦不太想生小孩,除了經濟上的考量,自己也還沒準備好要做一個媽媽。
6以先生為重
有些傳統的婆婆會要求媳婦要聽從先生的話,認為媳婦要照顧先生的生活起居。其實,這是婆婆將自己的角色投射在媳婦身上,因為她過去這麼照顧她的孩子,直到兒子30幾歲完成婚姻大事。,然而,她也許認為還沒有完成母親的角色或責任,因此會將這個投射或補償放在媳婦身上,形成壓力或包袱。
7說媳婦的不是
也許媳婦下班回家,走到大門時,發現左右鄰居以奇特的眼神在看自己;或者在家族聚會,一些長輩或親戚會特別走過來「關心」自己與婆婆的相處……,原來,婆婆跟其他人分享了媳婦的所作所為。
8不注重隱私
例如:沒有敲門就直接打開房門;或是進到房間檢查內衣褲的擺放、衣服的懸掛方式。彭心理師曾見過友人的婆婆,進到他們的房間檢查掛衣服的方式,若她發現媳婦的衣服掛在兒子衣服的前面,就會碎唸媳婦想吃定她兒子,因為她認為掛在前面代表著想要跟丈夫爭權。
9將孫子占為己有

心理師曾經諮商過一位個案,她的婆婆住南部、兒子和媳婦則在台北工作。原本,兩人所生的小孩是由婆婆在帶,到了孩子準備上小學時,媳婦覺得台北的教育的環境比較好、比較完整,想把孩子帶回台北。然而,她的舉動令婆婆非常不悅,覺得媳婦要跟她搶孫子。
 

謹慎處理分離議題
畢竟孩子是兩人的,這時夫妻倆應該出面向老人家解釋,讓她相信他們夫妻對孩子已經有完善的教育規畫,即使孩子到台北,還是可以來看孫子或是定期帶回家看她。要讓婆婆知道詳細的後續安排,否則若小孩還小,不懂為何要跟奶奶(或外婆)分開,如此分離的心理狀態沒有處理好,往後在孩子心中便會形成對分離有很大的焦慮與不安,長大後遇到感情或人際相關的議題時,只要與分離有關,可能讓他產生很大的傷痛。同時若溝通協調上沒有處理好,也會形成家人之間的互動上的問題和誤會。

應對婆婆的4Do與5Don’t
媳婦在面對婆婆的嘮叨或給予自己的限制時,該掌握哪些原則?

4 Do原則 
1要同理 

婆婆常會把過去的經驗傳承給媳婦、或加諸在媳婦的身上,她也許沒意識到可能自己的個性太急了,或這個方式不適合媳婦;然而,很難去要求老人家改變她的性格,因此,不妨由晚輩主動調整自己的心態來同理長輩。同理婆婆的心急、她希望自己好,或是她不知道要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身為媳婦,能夠同理婆婆的擔心重要。
2要轉念
心態的轉化很重要。其實,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之所以婆婆有這樣的態度,充其量她只是盡到做婆婆的角色,不妨去欣賞她的認真與努力、接受她的盡責;而不是覺得她咄咄逼人,緊迫盯人。此外,也可以藉此去反省,當她很努力在做一個婆婆,自己也是否努力地做一個媳婦跟她互動!
3要尊重
婆婆之間的相處,免不了會產生失衡與不舒服的情況,無論是內在的拉扯、或外顯的爭執。尤其婆婆帶著「媳婦熬成婆」的姿態;而媳婦認為自己是高知識份子、新女性的象徵,不覺得凡事要請示婆婆。這時,很明顯地,兩個女性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也形成了一場爭奪,心理師建議:「退一步,就是尊重;退一步,海闊天空。」
4要觀察
觀察婆婆的興趣與喜好,創造對話、相處的機會,其實這也是學習人際溝通的方法。打個比方,如果你想跟某個人相處,一定會刻意去瞭解他喜歡的東西、營造話題,這當然也可運用在婆媳之間。另外,除了觀察,嘴巴也要甜,多讚美婆婆的付出,倒是不用過於刻意,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婆婆一定能感覺到。

5 Don’t原則 
1不要固執的期待
不要期待婆婆會把自己當成親生女兒。換個立場思考,如果自己的弟弟或哥哥娶了嫂子或弟妹進門,與她們相處時,生活上或心態上,難免還是會有些距離。
2不要把先生拉進來化解尷尬
即是心理學談到的三角關係。很多夫妻常犯的毛病是,當兩人在爭執時會找一個人進來化解彼此的紛爭。例如:爸媽吵架,臨時找一個小孩進來評理,甚至責罵小孩來發洩心裡的不舒服。因此,婆媳之間有糾紛或衝突,很多媳婦最常做的,即是要先生去跟婆婆說話,想透過先生去緩和氣氛,然而,要注意的是,這個作法可能加深婆婆對自己不好的印象。
3不要硬碰硬
很多時候體認到「今非昔比」是很重要的事,或許身為一個女兒也會希望嫁到夫家也能夠受到公婆的喜愛,但很多時候相處上難免會與自己娘家有諸多感受上的不同,過去在娘家直來直往的個性,可能運用在婆家就會產生很大的爭執,若硬碰硬,皆會造成多敗俱傷的結果。心理師建議,不要把過去在娘家可以直來直往的個性呈現在婆家裡,或許自己的媽媽可以接受自己女兒脾氣很衝,但不一定代表婆婆可以接受脾氣很衝的媳婦,因此若能彼此尊重、包容與彈性,對雙方的情感連結會是加分!
4不要時常回娘家告狀 

心理師指出,考量的關鍵在於家庭文化的問題。其實,夫家是一種家庭文化、娘家是另一種家庭文化。當媳婦進到夫家的家庭文化時,建議不要試圖想改變既有的遊戲規則,以尊重的心態面對夫家原本的互動模式。如果常常回娘家告狀,久而久之,很可能變成兩個大的家庭文化的碰撞,一旦如此,就不是單純先生跟太太兩個人,已經演變為兩個家族之間的爭執。
5不要刻意裝笑臉、找話題。
若極度刻意營造好的互動關係,有時表情與肢體會呈現生硬不自然的模樣,婆婆一定也會感受的出來,這樣更會讓氣氛變得十分尷尬,事倍功半。

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
1不要涉入夫家的家庭紛爭
有些夫家的婆婆喜歡掌權,因此,當夫家家族裡的兄弟姊妹有紛爭時,別以為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而想盡力,畢竟人多嘴雜。再者,每個家族文化有他們熟悉的互動方式,而嫁進門的媳婦則生長於不同家庭文化中,倘若介入,反而會礙手礙腳,甚至可能成為代罪羔羊,矛頭也會指向妳。
2規劃自己的人生
創造更多屬於自己喜愛的空間與時間。
3丈夫給予溫暖的陪伴與關懷
倒不會希望丈夫介入媳婦與婆婆之間,先生可以做的是「如何安撫與紓緩太太的心情,而不是變成婆媳之間的夾心餅乾」,心理師建議,太太們可與先生建立起兩人的默契,當婆媳之間又有什麼心裡不舒服的狀況時,先生則需要做好一個陪伴與傾聽的角色。彭心理師也建議,當太太心情不好時,先生除了傾聽她的抱怨,不妨陪著她去做她喜歡的事,例如:看電影、享受美食料理等。
4將注意力放在老公跟孩子,甚至未來
有時在處理婆媳關係時,腦海裡會不斷重播著婆婆所講的話、所做的事,一直反覆思考,反而會限制了自己的人生。其實,媳婦可以跳到另一個角度思考,有親愛的丈夫、可愛的孩子、還有自己未來的人生發展,不要將注意力只放在婆婆身上。可以轉換到先生身上,例如:經營夫妻關係、教養孩子的方式,甚至規劃全家一起做的夢想。
5做個樂天派的媳婦
做好自己的本分,盡量在每個當下保持快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