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合心理諮商所 許曼君諮商心理師
「我常常疑神疑鬼,只要寶寶一陣子沒踢我肚子,我就會擔心他是不是出事了!」「我現在好像一隻袋鼠喔!難怪我先生現在都愛笑我是航空母艦!如果生完了還是這樣怎麼辦?」這是幾位懷孕友人的心情寫照,由於對自己即將成為”媽媽”身份的不確定感,讓這些準媽媽們的情緒如雲霄飛車般上上下下,這些都是常見的「產前焦慮」症狀。
醫學研究顯示,懷孕媽媽若有太多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容易對胎兒健康產生影響,因此如何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媽媽,可從以下建議培養:
一、降低因「未知」而帶來的焦慮感。許多新手媽媽因為身處小家庭,沒有很多女性長輩可就近照顧,因此對於懷孕產生的生理變化會有很多疑惑與擔心。懷孕前可先收集相關資訊,並且固定有一個信賴的醫生提供諮詢,或參加醫院舉辦的一些媽媽分享座談會,能大大降低因生理變化而衍生的焦慮。
二、培養穩固而具有支持性的關係網絡。定期和有相同懷孕經驗的友人交流分享想法與感受,能使自己在漫長的懷胎過程中感到不孤單,並且能了解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別人是如何去處理和解決。
三、得到娘家母親的指導和協助。可以聽聽母親訴說懷你時的過程為何?有什麼有趣的事?透過了解自己被生下來的過程,能使孕婦用傳承的角度去看懷孕這件事,了解新生命的誕生是一件自然循環的事,避免用太多的焦慮和恐慌去解釋,更有當媽媽的使命感與勇氣。
四、先生是最重要的補給。新生命的誕生需要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媽媽負責提供場所,爸爸就需要提供補給。適時與先生分享懷孕過程的心情與感受,並讓他參與產檢與媽媽教室的課程,能使先生有更有參與感。
最後,準媽媽們偶爾也要關心什麼是"自己"想要的!懷孕不代表要犧牲你最喜歡逛畫展看表演的興趣,也不是只能穿寬鬆沒線條的孕婦裝,更不需要一直待在家不能到處走走!適度的運動能幫助減輕壓力,分泌腦中的快樂賀爾蒙;而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和展現自我價值的活動,更能使自己的心情愉悅。懷孕不等於就必須犧牲全部,畢竟一個懂得自我欣賞與心情愉悅的媽媽,才更有機會產下健康的寶寶,不是嗎?期待每位準媽媽都能調適好心情,迎接美好新生命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