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聯合心理諮商所 陳舒儀心理師
前言:
1990年代西方開始使用「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這個名詞,用來描述一群對孩子永遠有操不完心的父母,他們會如同直升機般地在孩子附近繞啊繞,密切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為孩子撐起保護傘或下指導棋。長期對孩子過度的呵護、照顧與關注,間接剝奪了孩子歷練成長的機會,也造成孩子高度的依賴心,而直升機父母本身則常陷入高度焦慮的狀態中。
為何現代很多「直升機父母」?
直升機父母的現象和「補償心理」、「少子化浪潮」及「大環境變動劇烈」有關。
「補償心理」:有些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時常聚焦在自己成長中的「缺」及「陰影」,如:小時候經濟困頓無法學才藝、對老師或學校有負面經驗、意外受傷……等,而想在孩子身上彌補、補償或全力替孩子搬開人生路上的大小石頭,希望下一代更順遂。
「少子化浪潮」:台灣的低生育率讓小孩變得很珍貴。當一個家庭只有一到二個小孩時,父母放在孩子身上的注意力相對的多,不少父母爺奶對孩子呵護備至,甚至以孩子為家庭或家族的中心。過多的關注伴隨著相對高的期望,這唯一或唯二的孩子打從一出生就被期許將來能成龍成鳳,無怪乎父母得像直升機般地嚴密看顧與安排一切。
「大環境變動劇烈」:面對全球經濟情勢與產業的外速變化,許多父母早有危機意識,甚至自己或家人經歷裁員、無薪假……等,對孩子未來的競爭力憂心忡忡,加上台灣教育政策持續在「變」,使父母深刻的感受到亂與慌。不確定感與過度的焦慮促使父母費心照料孩子的成長,特別是學習的安排,擔心孩子比別人少上了門課就輸在起跑點。
直升機父母到底有什麼不好?
不管是基於保護孩子、為孩子好或是自身的焦慮,當父母像直升機般地偵查、守望孩子,長期介入孩子的生活與學習,往往會對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導致孩子「依賴心強」與「缺乏自信」,進一步衍生「情緒困擾度高」的情形。
「依賴心強」:直升機父母勤於為孩子做決定、解決問題,看來是提供最好的安全防護網,避免孩子跌跤挫敗,事實上剝奪了孩子磨練、學習獨立的機會,長期下來不僅孩子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也習慣性地被動,一旦遇到困境,便依賴父母救援或希望有人來幫忙。
「缺乏自信」:孩子的自信心和父母的對待方式有關,當父母處處為孩子安排張羅,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無能、什麼都不會,常害怕失敗而不敢勇於任事,即使經驗到成功也認為是父母的功勞,不相信「我可以」、「我能」。
直升機父母一旦習慣積極介入孩子的生活之後,就很難停下來,國內外皆有不少直升機父母仍持續介入成年孩子的大學生活與工作,如:出面詢問教授期中考試範圍、跟主管抱怨工作分配不均……等。近年的國外研究顯示,直升機父母適度地協助成年孩子,的確能發揮正面的影響,讓孩子獲得適切的資源與心理支持;而負面的影響則是孩子的自主性低、情感依賴、對生活不滿意、較多的焦慮或憂鬱。
容易出現哪些親子問題?
在直升機父母的管理之下,不是每位孩子都能聽從安排。隨著年齡增長,有些孩子會想自主決定生活中的小事,或開始對父母的過度照顧及操控感到煩厭,若直升機父母仍堅持「我是為你好」而不鬆手,甚至更嚴厲的干預,孩子的反彈往往更大,親子關係日益緊張。
筆者近年常遇到有親子困擾的年輕人。曾有位大學生開門見山地跟我說,他的問題來源就是門外的「東邪西毒」,原來他指的是陪他來求助的父母,「從小到大我都得聽他們的,我很氣他們管這麼多,但我還是需要他們幫忙、給建議,因為我什麼都不
會……」,原本沮喪的他突然憤怒地說:「都是他們害我長不大的!」
從上述的案例中,不難發現親子之間不是穩定、正向的關係,而是緊密又衝突的糾纏關係。在父母的長期保護與指揮之下,孩子漸漸迴避責任,以為自己的事要由父母負責,若有什麼不滿意或出了差錯也情緒化的怪罪到父母頭上。
審視一下「自己是直升機父母」嗎?以下整理了四點直升機父母的特徵:
(1)緊迫監督孩子:直升機父母經常在孩子上空打轉巡視,留意孩子的一切,包含:言行、交友、學習等,稍有不如自己所以為的正確,馬上指正孩子。曾有位母親因為二歲的兒子沒有如她所規定的先十分鐘吹泡泡、再十分鐘滾球、接著玩積木……的遊戲流程,而氣急敗壞的求助筆者。
(2)過度介入,將孩子的事視為己任:直升機父母為了讓孩子成龍成鳳,常會代替孩子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特別是孩子的升學與學習,如:掛心孩子每次的考試成績,將孩子的讀書責任承攬在自己身上。除了積極為孩子安排各種學習活動,有時也不知不覺介入老師的教學、指導學校事務。
(3)個人情緒常因孩子而起伏:美國的研究指出,直升機父母經常會因孩子的表現不理想,而有較多的憂傷、較低的生活滿意度。當父母過度看重孩子的表現時,情緒當然容易被影響,孩子不如預期的表現或沒跟上同儕,直升機父母不只生氣,往往比孩子更不安、難過,甚至出現持續性的低潮或睡不好。
(4)過度警覺,限制孩子:直升機父母對於未知、挫折有較多負面的想法,容易放大生活中的小意外或受傷,自己驚嚇自己,而極盡努力的呵護孩子避開風險,避免絲毫的疏忽或跌跤,因此對於孩子的想冒險、想挑戰給予限制,難以放手讓孩子去從中學習與歷練。
有「直升機父母」問題的人,請多照護自己的身與心
直升機父母常陷在「給孩子愈多關注,他們就會更好」的迷思中,而投注大量的精神費心照顧孩子,殊不知長時間這麼花力氣的盤旋在孩子左右,易讓身心耗竭,不只身體疲憊,心理也時常處於擔憂、焦慮的狀態中。
曾有位在醫院診間情緒崩潰的家庭主婦,被轉介來諮商。這位全職媽媽十多年來精心照料孩子的吃、穿、課業、人際……等,終於將孩子送進了頂尖大學,原以為可以喘口氣,但孩子卻繼續要求媽媽出主意、代勞,如:幫我跟社長說我不去了、去問系主任怎麼轉系……等,稍有不如意就對媽媽大發雷霆,後來這位媽媽累得想對這十九歲的孩子放手,卻發現孩子拼命纏著她不放,一定要媽媽幫他解決生活中的大小不如意。太過於努力當父母,不只身心負荷的壓力不少,間接也影響了其他角色的扮演,首當其衝的是丈夫或妻子角色。直升機父母往往將孩子擺在夫妻關係之前,為了孩子,輕易地犧牲給另一半的時間、忽略另一半的需求,如此疏於經營的婚姻極可能造成夫妻二人漸行漸遠。
如何不當個直升機父母?
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必然是父母心中的寶!孩子的成長本來就需要父母「適度」的引導與協助,現代父母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變成對孩子過度呵護、干預而自己卻心疲力竭的直升機父母呢?以下提供幾個觀念及作法:
(1)家庭的意義在於提供孩子安全感及協助獨立:在穩健正向的家庭關係中,包含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孩子從中獲得安全感與滋養,並逐漸做好迎向未來的準備,能夠獨立和世界、和他人建立健康的關係。
Tips
★兼顧父母、丈夫/妻子、自我這三個角色的平衡。
★不要把「孩子只相信我」、「孩子只會跟我講心事」當成為人父母的成就感,父母
會老會走,孩子得有能力獨立生存。
(2)給予孩子面對挫折的機會:人生本來就有一連串的挑戰與重擔,當孩子初遇到問題常因不知所措而跌跤,父母給予孩子自行處理的機會,或引導孩子練習思考與解決,孩子將逐漸從錯誤、失敗的經驗中,學習到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有信心面對未來。
Tips
★協助孩子≠替孩子做,父母代勞愈多,孩子的心智愈長不大。
★抗壓能力與自信是透過孩子「自己來」,並真實體驗到「原來我可以」,進而建立的。
(3)放手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常有父母想要放手讓孩子獨立,於是直接跟孩子說「現在開始你都自己來、自己負責,我不管了」,過一段時間發現孩子根本不行而又由父母承攬下來。事實上,放手不是什麼都不管了,而是父母隨著孩子的年齡調整教養方式,適度的協助孩子成長茁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慢慢往後退的過程。
Tips
★生活自理部分,當0~6歲的孩子想自己來的時候,父母可以開始為放手做準備,這比
孩子長大再訓練更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孩子有太多擔心的父母,除了練習「忍住」插手代勞,也得學習安頓自己的焦慮擔
憂情緒。
建議與結語
天下父母心,總希望孩子少吃點苦、成功順遂,而常在孩子左右撐起保護傘或下指導棋,這樣過度保護與介入的教養模式,讓孩子習慣被庇護、缺乏自信,也讓父母承擔不少壓力。正因為要放心與放手不容易,現代父母更是得學習這課題!適時的放開手,不僅給予孩子鍛鍊成長的機會,也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信任,增進親子間的良性互動!
作者:陳舒儀 諮商心理師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信誼基金會親職教育部研究員/大學兼任講師
證照:諮商心理師證書/ 教育部大專院校講師證
現任: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大學心理諮商中心心理師暨督導